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举例说明按生产要素分配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举例说明按生产要素分配党的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13个明显优势,其中第六个明显优势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显著优势”。这一概括深刻揭示了中国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国情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全新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中国经济建设领域最大的制度优势。这种制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所有制形式、分配方式和资源配置制度。

一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优势

要解读党的四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优势的论述,就要分析清楚我们目前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怎么来的,它的理论渊源是什么,它的制度特征是什么,它的制度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事实上,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脱胎于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制度。

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有三个最重要的“支柱”: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制度和计划经济。今天,许多党员干部不了解这三大支柱,特别是第三大支柱计划经济的基本内涵和理论来源。事实上,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社会主义是计划经济体制。在他看来,只有这样,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保证最高的效率,避免工人阶级的剥削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保证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繁荣。

所以从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那一年,到改革开放前中国实行的体制,都是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经济最大的特点就是指令是配置资源最重要的手段。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交换和消费都是根据政府和各级政府的指令进行的。所以当时的“计划委员会”(今天的“发展改革委员会”的前身)在行政体系中权力很大。实行计划经济需要“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作为前提条件。这样,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制度和计划经济的经济制度构成了马克思经典理论中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框架。

改革开放前,我们在所有制上搞“一家大公司,两家大公司”,即生产资料完全公有制,但这使得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极低,浪费严重,严重伤害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这样一来,经济绩效和国民经济发展与当时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拉大了。

今天,我们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形式。一方面,“公有制为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这个社会绝大多数人掌握社会和国家生产资料的基本原则,他们是国家的主人;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客观上要求实行“公有制以外的其他所有制”。这就把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的实际国情完全结合起来了。可以说,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大优势,这也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奇迹的最大奥秘。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和外资经济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应该形而上学地在各种所有制之间划出固定的界限。随着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不同所有制之间会有不断融合的趋势,混合所有制的情况会更加突出。

实践证明,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二者相辅相成。2018年,我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到210.4万亿元,利润总额33877.7亿元,上缴税金46089.7亿元。世界500强企业中,国有企业71家,占2/3。与此同时,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在支持增长、增加税收、扩大就业、促进创新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8年,民营企业数量超过3474.2万户,占GDP比重超过60%;税收收入达到96465.52亿元,占税收总收入的56.80%;新增就业达到90%,体现了我国所有制形式独特的制度优势。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按照党的四中全会的要求,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做强做优做大。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以管资本为重点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有效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作用。完善支持民营经济和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的法律环境,完善亲清政商关系建设的政策体系,健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制度,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当然,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并不意味着私有化。所谓私有化,就是把所有的国有和其他公共资产变成个人资产。这不符合我国国情,也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结果只能导致生产力倒退,人民生活水平降低。苏联东欧部分国家全面私有化后,经济陷入长期停滞,其教训应该记取。国有资产流失在过去一段时期的中国改革中确实存在,但主要是改革不规范、监管不到位的问题,而不是改革的方向问题。在今后的改革中,要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总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既不能实行单一公有制,也不能搞私有化,而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则,才能把中国经济推向新的水平。

二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的优势

党的四中全会强调,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一论述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分配领域的基本要求和制度优势,也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我国发展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创新典范。

在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应该实行按劳分配,即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在对社会总产品进行了一切必要的社会扣除后,个人消费品按个人向社会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还没有达到产品极大丰富的水平,工农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还存在着差别,劳动还没有成为人民生活的第一需要,所以只能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按劳分配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的抽象劳动是创造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只有劳动才能真正创造价值并参与分配。

但在实践中,如果简单地实行“按劳分配”,就不可能调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还可能阻碍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因此,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要求我们在实行“按劳分配”的同时,建立和完善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知识、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分配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这些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共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做出贡献。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即“按劳分配”是主体,即劳动者的报酬必须在全社会的分配格局中占据“大头”,必须占据主导地位,这正是社会主义制度所要求的。由此也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按劳分配”、“按要素分配”等多种分配方式有机结合起来,体现了我们独特的制度优势。

正如在2014年1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的署名文章《切实用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统一思想》中所强调的,“蛋糕越做越大,同时也要分好。”要分好“蛋糕”,必须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城乡、区域、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收入分配格局明显改善。但是,收入差距还是很大。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5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城乡收入差距2.69。为进一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一方面,我们应该努力实现更高的质量和充分就业。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坚持就业优先战略,通过扩大就业规模、优化就业结构,调动各种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创造社会财富的各种源泉充分涌流,不断做大蛋糕。另一方面,收入分配应该更加合理,体现社会公平正义。在初次分配中,要加强知识价值引导,完善技术工人激励政策,增加农民收入,坚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报酬同步提高。落实“增价扩中保低价”政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础上建立民生保障长效机制,稳步向共同富裕目标迈进。要完善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和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加强税收调节,完善直接税制度并逐步提高比重。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合理调整城乡、区域、不同群体之间的分配关系。重视第三次分配的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鼓励勤劳致富,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第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政府优势。

在马克思的经典理论体系中,社会主义应该实行计划经济,资本主义应该实行市场经济。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我们实行的就是这种体制,即计划经济的经济体制。这种制度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集中精力做大事。

其实马克思的理论没有错,但一个国家或地区实行“计划经济”的前提条件是“政府必须掌握所有的经济信息”,这在今天显然是不具备的,于是就变成了“计划经济是无效率的”。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理论作出第一次突破性贡献的是邓小平同志。1992年他的南方之行,终于打破了从计划到市场的窗口。他说:“更多的计划或更多的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这一论断,使全党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作为社会基本制度的思想枷锁,使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创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后来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党的十五大到十七大强调“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直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我们党对“计划与市场”理论认识的又一次质的飞跃。

今天看来,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最成功的经验就是“培育市场、解放市场、发展市场、完善市场”。通过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创造了计划经济时代无法比拟的经济活力和经济效率。从改革开放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到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从党的十四大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重要论断,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实质是从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 即不断确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地位,使中国经济不断向高水平推进的过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核心问题是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充分证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处理得正确与否,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的探索正是中国建立“国家体制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的制度基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如在解释中指出的:“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但市场不是万能的,在产权保护、公共产品(服务)和社会救济扶贫等领域都会失灵。因此,2014年5月26日,在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有机统一的,不是相互否定的,也不能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这一点值得广大干部群众注意。

综上所述,上述三个方面的经济制度优势,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独特优势,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三大特征。从这个角度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实坚持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要求,从而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独特道路。

当然,这三个方面有着严格的内在逻辑关系。其中,所有制是基础,所有制形式决定分配方式和资源配置。实行什么样的所有制形式,就需要什么样的分配方式。也就是说,我国实行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由我国的所有制形式决定的,同时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资源配置制度一起,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中国制度”的基本制度框架。

[作者为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